OPPO否認中國區總裁劉波“下課”;巨人網絡“元老級人物”劉偉辭職
AI在中國落地電商不是新鮮事,淘寶“千人千面”的搜索推薦算法、拼多多分布式人工智能體系都是實踐,但隨著生成式AI的應用,電商鏈條上的生產、運營、供應鏈、市場各個環節甚至底層邏輯,都迎來改變重置的機會。
目前,“AI電商”主要有三個應用方向:
第一個是營銷工具。面向商家品牌端的AI營銷工具,主要有生成圖文、生成模特圖、動態視頻生成、視頻智能剪輯、直播AI數字人等應用。
電商行業每年有數以億計的新品上線,每一個新品背后都有對應的商品圖、商品詳情、視頻作支撐,這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市場需求,AI生成圖文視頻可以幫助商家降低經營門檻,減少對實體工具、模特的依賴,降本增效,“AI內容工廠”也是當前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嘗試方向,
第二個是管理工具。通過AI技術,更多SaaS電商系統有機會實現智能化運營和數據驅動決策,例如根據店鋪消費者的特征和需求,制定個性化的推薦系統、智能營銷策略、價格監控、訂單處理、庫存管理,提供經營優化的建議等,提升轉化率與服務體驗。
第三個是大語言模型。這也是各個大廠直接探索的方向。得益于大模型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,AI有機會重塑客服形態,快速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,節約更多勞動力。
目前,阿里推出了大模型原生AI應用“淘寶問問”,京東AI大模型有“京東言犀”,快手的大語言模型“快意”、拼多多成立大模型團隊,都是主要探索在電商客服、對話的業務應用場景,海外大廠如亞馬遜、微軟、TikTok、Shopify、Lazada的AI探索更是如火如荼。
跨境電商是一個天然的AI優勢戰場,由于語言、文化門檻,AI有更多發揮空間,目前阿里國際旗下的團隊“試水”步伐最快,已經率先發布了商家側的相關AI應用。
黃凱是一位99年出生的外貿公司總經理,雖然他不懂英語,也沒有接觸過跨境業務,但依靠熟練運用AI,他成功把店鋪生意做到前三,傳統的家具電商從設計到打樣、測品、拍攝、修圖至少需要一個月,成本在五位數以上,但現在通過AI,他在兩個多小時里就可以一鍵發布100款產品。
黃凱的例子是AI電商應用的一個側影,也是阿里探索AI電商的縮影,隨著新任CEO吳泳銘的掌舵,圍繞“通義千問”的基石,阿里正在全面押注AI,AI也幾乎貫穿了阿里各個業務。